汉寿融媒村村响广播节目2021.06.24
2021-06-24 15:28:12          来源:汉寿县融媒体中心 | 编辑:刘译林 |          浏览量:13872


【时事纵览】

★2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同神舟十二号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天地通话。

教育部日前印发通知明确,中小学课后服务结束时间原则上不早于当地普遍的正常下班时间后半小时。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联合发布意见,强调进一步依法严厉惩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

日前,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印发通知,加快推广应用95128约车服务电话,便利老年人打车出行。

再来一起关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快农房和村庄建设现代化的指导意见》,其中提出了12项应遵守的原则要求。

那么具体来看:其中提出,要适应村民现代生活需要,逐步实现寝居分离、食寝分离和净污分离。新建农房要同步设计卫生厕所,因地制宜推动水冲式厕所入室。保护村庄固有的乡土气息,鼓励宅前屋后栽种瓜果梨桃,构建“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的自然景观,营造“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的乡村生境。农房建设要尊重乡土风貌和地域特色,传统村落中新建农房要与传统建筑、周边环境相协调,鼓励结合发展民宿、旅游等产业,进一步加强传统村落和传统民居保护与利用。


【汉寿新闻】

湖南省委组织部“田间课堂”走进汉寿县聂家桥乡

6月23日上午,湖南省委组织部“田间课堂”走进汉寿县聂家桥乡。省委组织部党员教育中心负责人参加,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王君在启动仪式上致辞。

“田间课堂”采取“理论授课+田间指导”的方式进行。在理论课堂上,湖南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副所长、二级研究员袁祖华围绕藠头产业现状和优质高效生产技术为种植户们授课。专家现场解答种植户提出的问题并作专业指导。

此次“田间课堂”的创新模式,既让种植大户掌握了技术,又加强了他们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深受种植大户的欢迎。

汉寿公安紧急预警:谨防冒充领导个人微信号实施诈骗

近日,我县再次发生冒充领导个人微信号意欲实施诈骗的情况。诈骗人员盗用领导微信头像,利用领导身份,以急需资金等理由,要求诈骗对象转账到指定的银行账户上,以此实施诈骗。   

在此,汉寿县公安局提醒广大群众:

1、如遇到自称领导通过短信、微信、QQ等聊天工具添加好友,并要求转账汇款时要提高警惕,一定要仔细核实对方身份和所发送信息的真实性;

2、接到陌生号码来电时应该提高警惕,应想办法辨别对方身份,在未确认真伪的情况下,做到不透露、不轻信、不转账;

3、如果发现对方身份、信息可疑,或不幸被骗,务必保留当时的聊天记录、转账记录和银行账号等信息作为证据,及时拨打110报警。

汉寿县公安局

2021年6月20日

湖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湖南省财政厅关于2021年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通知

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关于2021年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通知》精神,经省人民政府同意,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批准,决定从2021年1月1日起,为2020年12月31日前已按规定办理退休手续并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的退休人员调整增加基本养老金。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调整范围

2020年12月31日前已按规定办理退休手续并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的退休人员(含退职人员)。

二、调整标准

(一)退休人员每人每月增加基本养老金45元。

(二)在(一)项调整基础上,退休人员按本人缴费年限,每满1年,月基本养老金再增加1.4元,缴费年限不满1年的记为1年,同时,按本人2020年12月的基本养老金为基数,每月再增加1.3%。

(三)在(一)、(二)项调整基础上,对2020年12月31日前年满70周岁以上(含70周岁)至80周岁以下的退休人员每人每月再增加基本养老金26元;对2020年12月31日前年满80周岁以上(含80周岁)的退休人员每人每月再增加基本养老金38元。

(四)在(一)、(二)和(三)项调整基础上,对艰苦边远地区的退休人员,每人每月再增加基本养老金10元。

(五)对基本养老金偏低的企业退休军转干部,继续按照规定予以倾斜,认真落实相关解困标准。

(六)2020年12月31日前已按规定参保的国有农垦企业和农林企事业场所退休人员待遇调整办法和标准同上。

三、资金来源

调整基本养老金所需资金,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从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列支,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基本养老保险的从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列支。所需增加的资金按属地管理原则由各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负责筹措,中央和省财政给予适当补助。

四、工作要求

退休人员调整基本养老金的工作,各地应抓紧在2021年6月30日以前完成,并于2021年7月31日前将本地区的《2021年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情况汇总表》和总结报告上报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财政厅。

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是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的重要措施,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广大退休人员的亲切关怀。各级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实施,加强政策解读,正确引导舆论,确保2021年调整增加基本养老金工作平稳有序推进。各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要切实调整财政支出结构,足额安排养老保险基金补助,确保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决不允许发生新的拖欠。


【通告】

合理施肥  防止化肥污染

1、 掌握好施肥时间、次数和用量,采用分层施肥、深施肥等方式减少化肥散失,提高肥料利用率防止化肥污染。

2、 坚持化肥与有机肥配合使用,增强土壤保肥能力和提高化肥利用率,减少水分和养分流失,使土质疏松,防止土壤板结。 

3、 进行测土配方施肥,增加磷肥、钾肥和微肥的用量,通过土壤中磷、钾以及各种微量元素的作用,降低农作物中硝酸盐的含量,提高农作物品质。 

4、按照无公害农产品施肥技术规范进行施肥。

5、根据不同土壤供的肥能力和不同作物的需肥规律进行施肥,减少肥料的浪费和流失。


致农民朋友一封信

亲爱的农民朋友: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决打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快推进农业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提升农业可持续发展支撑能力,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现将有关事项告知如下:

一、推进化肥减量增效。全面推进测土配方施肥。推广机械施肥、种肥同播、水肥一体化等高效施肥技术,既缓控释肥、水溶性肥、生物肥等新型高效肥料。鼓励种植绿肥、积造农家肥、开发商品有机肥,推动有机肥替代化肥。

二、实行农药减量控害。提高重大病虫疫情监测预警的时效性和准确性。加快推广应用生物农药、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加强农药的监督管理。普及科学用药,推行精准施药。集成推广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实施专业化统防统治。

三、强化秸秆综合利用。强化秸秆收储运体系建设,大力开展秸秆肥料化、饲料化、能源化、基料化、原料化利用。完善农作物秸秆还田技术模式,加大秸秆还田力度。因地制宜发展秸秆沼气等农村清洁能源,推动秸秆综合利用与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的有机结合。

四、加强地膜等废弃物处理利用。合理应用地膜覆盖技术,降低地膜覆盖依赖度,严禁生产、销售和使用未达到新国家标准的地膜,从源头上保障地膜减量和可回收利用。推进地膜捡拾机械化,推动废旧地膜回收加工再利用。开展全生物可降解地膜研发和试验示范。加强农用化学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


【广告】

益丰大药房:(文案略)

新能源快车:(文案略)

林宸广场:(文案略)

农商银行音频:(文案略)

汉寿妇幼:(文案略)

星龙村镇银行:(文案略)


【百名主播讲党史】

湘西北革命策源地:省立二师

被誉为湘西北革命摇篮的湖南省立第二师范学堂,就是如今的常德市第一中学。触摸着百年前老校门的两根石柱,仍然能感受到百年来的峥嵘岁月。它的前身是1902年创办的“湖南西路公立师范学堂”, 与长沙的中路师范、衡阳的南路师范并列为湖南省最早的三大高等师范学堂。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后在此基础上建立“湖南公立第二师范学校”, 1915年改称“湖南省立第二师范学校”。

省立二师从创办时起,招收的是沅水、澧水流域30个县的拔尖学生,聘请的是中外资深教员,很快成为人才汇集之所和“成德达才”的著名学府。一百多年以来,在中国革命的各个历史时期,孕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俊杰英才。

无产阶级革命家林伯渠1902年成为西路师范学堂的首届学生,在校期间,他与进步学友成立新知学社,经常在校园里共议国事;中华民国“开国元勋”蒋翊武1904年考入省立二师。读书期间,他和校友覃振、梅景鸿、黄贞元等协助华兴会副会长宋教仁在常德城策划反清起义。

湖南文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常德市委党校特聘教授 黄向阳:省立二师有很多优秀学生,在这里留下了很优秀的传统,像宋教仁、翦伯赞他们这些人,他们在这里求学。(他们)身上都体现出对国家、对民族、对时代的关注。

1922年初,在二师校园内成立了湘西北第一个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组织——省立二师马克思列宁主义学说研究会。进步学生经常聚集在一起学习《共产党宣言》等著作,举办《反帝》《震西》《沅涛》等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墙报。1922年6月,以省立二师团员学生为主体的,湘西北第一个党团组织——社会主义青年团常德地方执行委员会诞生。第二年的春天,中共常德党团成立。

湖南文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常德市委党校特聘教授 黄向阳:他们也在战斗之中认识到,单个人的战斗是不可能改变什么的,所以他们开始寻求团结,寻求合作,寻求建立组织。这也就为后来常德能够成为重要的革命老区奠定了组织基础,奠定了干部队伍的基础,奠定了群众基础。

在轰轰烈烈的大革命时期,在党团组织的安排下,蒋希清、田嘉敏、杨杰卿、张盛荣、陈昌厚等一批批二师革命学生回到湘西和常德地区各县,建立革命组织,支援北伐战争,点燃了湘西北大地革命烽火。

1925年春,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著名将领粟裕如愿考上了省立二师。在校期间,他和滕代远一起纵论天下大事,与反动势力展开斗争。1926年11月粟裕毅然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在一首言志诗中,他这样写道:“镇日读经,何堪国事,终日面壁,愧怍须眉”。然而,就在粟裕豪情激扬,准备为革命大展拳脚时,危机却突然降临了。1927年,由于蒋介石的背叛,第一次大革命惨遭失败。上海发生了“四一二”政变,一个月后,常德也发生了反革命的“敬日事变”,省立二师遭到清剿。5月24日,大批军警将第二师范团团围住,身为共产党员的校长胡佐武被敌人杀害在常德大河街太古码头,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校园里一时间混乱不堪。

湖南文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 梅世昌:一时间,常德市笼罩在白色恐怖之中,无数进步的学生甚至被带到监狱里施行非人道的待遇,但是学生们面对反革命的屠刀,毫无惧色,即使在就义前,仍然高唱着凯歌,走上刑场。

粟裕化装成农民,逃离常德,在武昌加入了叶挺的部队, 走上了武装斗争道路。

“敬日事变”三个月后,省立二师学生张盛荣率先秘密恢复建立了中共常德县委,组织农民武装,领导开展了反清乡斗争。

在抗日战争时期,省立二师改称省立常德中学,候起文、金汉虚、李谊之、余培忠等进步学生在1935年发起组织了常德学联会,在湘西北率先开展声援“一二·九运动”等抗日救亡活动。1936年秋天,学校成立了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简称民先)小分队。第二年夏天,申济文、罗运桂、李明松、陈瘦石、余远清、李振军、姜逢盛等民先队员,拿着毛泽东在省立一师的同班同学李记今老师写给毛泽东的亲笔信,奔赴延安,投身抗日。

抗战胜利后,进步教师沈克家再次在校内点燃革命的火种,他们建立省立四中学生读书会,成立中共常德学生支部。解放后,沈克家担任了新成立的常德市第一中学的首任校长,学生支部的成员成了新政权各方面的骨干。

回望历史,荡气回肠。如今,校内经历400年沧桑的古银杏,依然挺拔苍劲,它见证着一中的历史,更将继续瞩目它的未来。

翠柏环抱的历史文化长廊内,校友林伯渠、宋教仁、蒋翊武、翦伯赞、辛树炽、滕代远、粟裕、廖汉生、卓炯等铜像伫立其间,他们的背后是那一段火红的革命岁月。

编   辑:刘译林
一   审:周海燕
二   审:朱自刚 张智峰
三   审:彭庭毅

责编:刘译林

来源:汉寿县融媒体中心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经授权后,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要闻
视频
推荐
我要报料

  下载APP